个人简介:
吴春平,男,工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首届中国爆破行业协会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,主要从事采矿技术、智能爆破、爆破安全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。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(863计划)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土资源部公益性科研专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或课题10多项,主持企业横向项目40余项。出版《智能爆破》等学术专著2部,参编《采矿手册》等著作4部,发表论文50余篇;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,实用新型专利1件;制定颁布团体标准1项、地方标准1项;获省部级(协会)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、二等奖7项。
主要研究领域:
[1]采矿工艺技术与应用;
[2]智能爆破理论与技术;
[3]爆破安全与爆破测试技术。
学术兼职:
[1]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第五、六届理事会理事;
[2]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;
[3]中国爆破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;
[4]《金属矿山》编委;
[5]《有色金属工程》中青年编委;
[6]《爆破》青年编委。
代表性科研项目:
[1]纵向项目: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,爆破全过程应力-震动-块度同时空感知与诱导爆破调控技术(2024-2027,2024YFC2909502)(课题负责人).
[2]纵向项目:十四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,大型多金属共伴生资源多矿区露天与地下协同精准开采技术(2024-2028,S2024ZD1003802)(课题任务负责人).
[3]引智基地:地下空间开发与运维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(2025-2029,B25045)(中方团队骨干).
[4]国际合作项目:DIGITAL ELECTRONIC DETONATOR TRIAL AND BLASTING EFFECT EVALUATION SERVICES(2025-2027)(项目负责人).
[5]纵向项目: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项目,基于多元数据的矿山精细爆破设计理论与能耗控制研究(2022-2025,U21A20106)(联合申报人).
[6]纵向项目: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/爆破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开放基金项目,超深竖井爆破振动累积损伤机制研究(2023-2025,PBSKL2023A3)(项目负责人).
[7]纵向项目: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,爆破作用下深部巷道围岩应力场特征及损伤机理研究(2023-2025,2023ZY003)(项目负责人).
[8]纵向项目: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,石墨表内表外资源协同开采源头减排技术(2020-2023,2020YFC1909602)(子课题负责人).
[9]纵向项目: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, 鳞片石墨基础原料绿色制备及典型示范(2013-2015,2013BAE04B01)(子课题负责人).
[10]纵向项目:十二五国家863计划课题,地下金属矿智能采矿爆破技术与装备(2011-2015,2011AA060405)(课题执行负责人).
学术奖励:
[1]2024年,首届中国爆破行业协会青年科技创新奖.
[2]2024年,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,复杂矿体多排孔大区块爆破关键技术及应用(R09).
[3]2023年,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,束状孔高效爆破理论与大规模集约化采矿工程实践(R07).
[4]2021年,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多层重叠矿柱大块段阶梯式开采与反链式地压协同调控技术(R11).
[5] 2020年,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,高台阶抛掷爆破机理与效果预测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(R04).
[6] 2020年,冶金矿山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复杂水患条件下厚大矿体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(R11).
[7] 2020年,中国有色金属优秀科技论文奖,深部开采单孔爆破漏斗实验(R01).
[8] 2019年,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鳞片石墨资源高效采选及保护大鳞片石墨的新技术与新装备(R04).
[9]2018年,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,智能地下矿用乳化炸药现场混装技术及装备(R02).
[10] 2017年,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,地下金属矿智能采矿爆破技术与装备(R01).
[11] 2017年,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,区域与局域应力空间重构深部卸荷采矿技术研究(R15).
[12]2016年,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,数字化、精细化爆破整体崩落回采重叠空区群矿柱关键技术(R07).
[13] 2014年,中国有色金属科技论文奖二等奖,爆破飞石预测公式的量纲分析法(R01).
[14]2014年,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,爆破振动人体耐受阈值与爆破减振精细控制技术(R01).
[15]2011年,北京冶金青年科技优秀论文二等奖,粉状改性铵油炸药管道效应试验研究(R01).
[16]2010年,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,中小露天铁矿高效益爆破开采综合技术(R15).
[17]2008年,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,用动光弹实验研究爆破机理的方法探讨(R01).
代表性著作:
[1]汪旭光,吴春平,陶刘群.智能爆破[M].北京:冶金工业出版社,2020.
[2]舒思齐,张洪涛,裴荣富,向君峰,朱晓华,吴春平,郑文宝,莫燕,孙张涛,张婉.矿业可持续勘查开发“四元”模型—地质环境技术经济[M].北京:地质出版社,2017.
[3]汪旭光. 英汉爆破技术词典[M].冶金工业出版社,2016(参编).
[4]古德生,周爱民,周科平,李向东.采矿手册 第三卷 地下开采[M].中南大学出版社,2024(参编).
[5]徐匡迪.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三版(矿冶工程)[M].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,2021(参编).
代表性论文:
[1]Z. Xu,C. Wu, M. Yu, C. Liu, W. Qi, L. Liu, Stat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-concrete composite specimens after high-temperature treatment[J].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, 2025,(prepublish):1-25. (中科院一区TOP,通讯作者)
[2]Z. Xu,C. Wu, M. Yu, Q. Ran, L. Liu, Dynamic compressive behavior and energy absorption of SFRC[J].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,2025,106:112554. (中科院二区TOP,通讯作者)
[3]汪旭光,吴春平. 我国爆破行业发展成就、挑战与机遇[J].中国矿业,2024,33(12):1-9. (中文核心,通讯作者)
[4]吴春平, 汪旭光. 智能爆破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[J].金属矿山,2023,(05):59-63. (中文核心)
[5]汪旭光,吴春平. 智能爆破的产生背景及新思维[J].金属矿山,2022,(07):2-6. (中文核心,通讯作者)
授权专利:
[1]发明专利:一种切割槽的成型方法(ZL202210069154.0).
[2]发明专利:一种定向切割爆破装置及方法(ZL202110651522.8).
[3]发明专利:一种爆炸实验同步触发装置(ZL201610959939.X).
[4]发明专利:一种同时测量多台阶水平岩体声速的方法(ZL201610266128.1).
[5]实用新型专利:一种潜孔锤钻具防卡钻钻杆及防卡钻潜孔锤钻具(ZL201620863850.9).
参编标准:
[1]团体标准:中国爆破行业协会.爆破术语:T/CSEB 0007-2019[S].2019.
[2]地方标准: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.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第6部分:武器与爆炸危险品检测及处置:DB11/T646.6-2016[S].2016.
[3]地方标准: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.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技术要求 第6部分:武器与爆炸危险品检测及处置:DB11/T646.6-2009[S].2009.